题目

在历史漫长的进程中,中国的大国地位经历了起伏发展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重要的启示。 材料一: (1)唐朝是中国古代的繁荣时期,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观察材料一,指出图三、图四各是什么工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盛世表现在哪些方面?概述唐朝对东亚国家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康乾盛世,是我国古代又一个辉煌的盛世。1793年,觐见乾隆皇帝的英国使臣马嘎尔尼却感慨地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 (2)与唐朝的繁荣相比,清朝的“盛世”有何不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同一时期的中国和英国,从政治、经济、科技、对外关系方面说明马嘎尔尼的观点。 材料三          我国部分指令性计划所占比重统计表(单位:%) 工业产品产值 工业消费品价格 农副产品价格 1984年 100 100 100 1993年 11.6 10 15     注:以1984年为100% ——根据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下册》改编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4)从中国古代的强盛、近代的沉沦、当代的崛起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1)曲辕犁和筒车。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海陆交通发达。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民族融合、对外友好往来、文化繁荣。唐朝在制度层面影响东亚,中华文化圈形成。 (2)清朝虽然出现“康乾盛世”,但从整个历史发展趋势看,已进入封建社会衰落阶段。 政治;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清朝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经济: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出现大机器生产,清朝以自然经济为主,手工工场缓慢发展;科技:英国近代科技快速发展,清朝处于传统科技阶段; 对外:英国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清朝闭关锁国。中国落后于英国一个时代。 (3)变化: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在全国城乡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实行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建立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围绕创新答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