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阅读材料(14分) 材料一 “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三   “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以上三段材料出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 “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图利病书》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分别是什么? (6分)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2分) (3)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4分) 答案:(1)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6分)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肯定郡县制。(2分) (2)两人都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2分) (3)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唐朝叛乱的原因也在于建立在郡县制之上的皇权专制。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分专制。( 2分)由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异。( 2分)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