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共22分) 本题共包括两小题,请按要求作答: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之后,人们又去探究DNA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当时推测可能有如图A所示的三种方式。1958年,Meslson和Stahl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追踪由15N标记的DNA亲本链的去向,实验过程是: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DNA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子代I和子代Ⅱ)后离心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如果与对照相比,子代I离心后能分辨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 则说明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 。 如果子代I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则可以排除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 。 如果子代I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Ⅱ的DNA密度鉴定: ①若子代Ⅱ离心后可以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 。 ②若子代Ⅱ离心后不能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 的可能。 (2)他们观测的实验数据如下:梯度离心DNA浮力密度(g/ml)表 世代 实 验 对照 亲代 1.724 1.710 子Ⅰ代 1.717 1.710 子Ⅱ代 (1/2)1.717,(1/2)1.710 1.710 子Ⅲ代 (1/4)1.713,(3/4)1.710 1.710
答案:【小题1】(1) 全保留复制 全保留复制 ①半保留复制 ②分散复制 (2) 半保留复制 【小题2】(1) B,受精作用 C,有丝分裂 (2)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⑥,有丝分裂后期 (3) 发生了基因突变 (4) 双缩脲试剂和二苯胺试剂(答对一个给1分) 解析: 【小题1】DNA分子中,两条链全是15N的离心后位于试管底部,两条链全是14N的离心后位于试管上部,一条14N,另一条15N的则位于中部。 【小题2】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着丝点的分离导致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a和a’是复制形成的,其上的遗传物质正常时是完全相同的,发生基因突变才会在同一位置上出现不同的基因;双缩脲试剂可以和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