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舞台艺术形式,从表演的角度折射出不同时代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法国启蒙剧作家博马舍在他的《费加罗的婚礼》中为主人公、作为贵族仆人的费加罗安排了一段自白:“因为您是大贵族,你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你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除去从娘胎中出来时用过一些力气之外,您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我,湮没在无声无息的广大人群中,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施展出来的学问和本领,就足够统治整个西班牙一百年还有富余,您居然想跟我来争夺果实。” (1)材料一中费加罗的这段自白反映了法国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4分)路易十六读过剧本后惊呼:“这个剧本的上演就会产生危险,它会导致拆毁巴士底狱!”你认为他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2分)(2)使大贵族洋洋得意的“门第、财产、爵位、高官”等特权在大革命中,被革命浪潮击得粉碎,代之以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国政治体制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 (2分)并说明启蒙思想付诸实践的两部法律性文件是什么? (2分)材料二  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第二章中有这样一段对白:王淑芬:(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李三: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3)李三说“皇上没啦”、“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你认为这两种现象分别指的是什么? (4分)你如何认识剪辫行动的积极作用? (2分) (4)材料二中这段对白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4分)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一中费加罗与材料二中的李三,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4分) 答案:答案:(1)社会现实: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前特权等级专制统治的腐朽,等级制度严重阻碍了法国的进步,使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启蒙思想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深入人心。原因:剧本所体现出的要求推翻等级制度和自由、平等、人权的启蒙思想,将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提供思想武器。(2)演化过程:从波旁王朝的专权统治到君主立宪制,再到共和制。文件: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1791年制宪会议颁布1791年宪法。(3)指的是1912年清帝退位,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作用:图中所示剪辫行动是一种革命行动,它革除了结辫陋习,说明辛亥革命在改革社会风气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方面,起了积极作用。(4)现实:这段对白表明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和争取民主政治的斗争,虽取得巨大成就,但任务艰巨,道路曲折;无论主张改良(君主立宪)的维新变法运动,还是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无法得到人民群众的真正认可。(5)区别:费加罗代表法国大革命前已经觉醒了的第三等级,要求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而李三代表的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中下层群众,对变法和革命不理解。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