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文后各题。 临江仙  夜到扬州席上作 苏轼 尊①酒何人怀李白,草堂②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③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④。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注释:①尊:同“樽”,酒器。②草堂: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成都时所建的草屋。③轻舸:轻舟、小舟。④吴侬:吴侬方言。 28.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上片侧重叙写朋友对词人的思念,其情犹如杜甫怀念李白一样。 B.“遥指”二字,把苏轼与友人间的距离表现的很形象:不在远方,而在近处。 C.这首词上片写相聚,下片写叙旧。 D.这首词叙写了朋友间的相忆、相聚、慰藉、叙旧、伤离等广阔内容,含蓄地表露了词人的不幸遭遇。 29.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珠帘十里卷香风”一句借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点明相聚地点扬州。 B.“花开又花谢”指岁月易逝,也象征朋友之间相聚时短,离别时长,此次相聚也只不过是旅途相逢,词人自然产生“离恨几千重”的伤感。 C.词人善于捕捉并表达深情,“连夜”“惊笑”就生动形象地把老友急于相聚和惊喜相遇的情态叙写得活灵活现。 D.这首词体现了苏轼豪迈奔放的特点,也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 答案:28.B 29.D 【解析】 2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考查的点一般比较小。“杜甫”“草堂”都是词人自喻,“李白”“江东”则是他喻,即比喻友人,亦即“扬州席上”的主人。“不在远方,而在近处”分析错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如本题“李白”“江东”则是他喻,即比喻友人,亦即“扬州席上”的主人。“不在远方,而在近处”分析错误。 2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赏析词的内容。D项这首词真实地表露了词人当时“量移”后的心境。“量移”,虽未能彻底平反昭雪,但已显现出宽赦之君恩。所以,词人先以李白受谗自喻,后以杜甫乱中幸得生还相譬,其用事贴切,暗与自己实际遭遇相合。故而在六十字的短短篇幅中,写了相忆、相聚、慰藉、话旧、伤离等广阔的内容,含蓄地倾诉了自身之不幸遭遇,使作品更富于感愤。使人读之浮想联翩,为之凄然。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是诗歌鉴赏题中常考的题型,那么怎样来分析呢,一般可以这样来分析: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如D项故而在六十字的短短篇幅中,写了相忆、相聚、慰藉、话旧、伤离等广阔的内容,含蓄地倾诉了自身之不幸遭遇,使作品更富于感愤。使人读之浮想联翩,为之凄然。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