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化学
题目
CO和N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 B.降低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答案:解析: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降低压强则减小反应速率。增大压强加快反应速率,所以B、D两个选项是错误的,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A、C两个选项正确。答案:AC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化学 试题推荐
化学 试卷推荐
2018至2019年高一下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完整版(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
2018-2019年高二上半年第三次月考化学免费试卷完整版(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大理新世纪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题同步训练免费试卷
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辽宁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0--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免费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宜宾市高二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免费试卷完整版
普洱市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免费试卷
2018年至2019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考题同步训练(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绿春县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上册第一次摸底考试化学专题训练
最近更新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夜思中原 刘 过①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②衣冠④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B(,0),且与反比例函数 (为不等于0的常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1,n).求:
假设W企业2013年生产的甲产品价格与价值一致,每小时生产的甲产品价格为200元。2014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有关化学性质推断正确的是( ) A. 两种物质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证明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 在统一化合物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逢进必考,取消加分规则,奠定了平民子弟进入公务员行列的通道。 B. 乌克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
科学家研究小麦20。C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下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
2015年5月19日迎来第二十五个“全国助残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的残疾人保障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体现
若a2=(-5)2,b3=(-5)3,则a+b的值为( ) A.0 B.±10
下列哪种地图必须要高科技手段才能制作完成( ) A、卫星云图 B、铁路交通图 C、分层设
实现未来的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常温下,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都有变
如题9图所示,弹枪离竖直墙壁BC距离,质量的“愤怒的小鸟”从弹枪上点弹出后,抛射至光滑圆弧轨道最低点C点,的竖直高度差。
任务型阅读。 We seldom describe a person with the words “pretty” a
计算的值是 .
向溶质为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不
火车刹车后7s停下来,设火车停匀减速运动,最后1s内的位移是2m,则刹车过程中的位移和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各是多少?
等差数列前项和为,已知为________时,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