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 材料二 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四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主席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材料五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哪一项内容? 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了哪一部宪法?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和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材料五与材料三、四相比有何变化? 综合材料三、四、五,谈谈你对党章修改的认识。
答案: (1)民权主义。 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变化: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原因:孙中山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3)共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都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基础上集体智慧的结晶;都讲求实事求是。 变化: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写进党章。 认识:党章的修改反映了党与时俱进的进步性。 本题考查了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有关知识点,需有较好掌握。第1问根据所学来回答,稍简单。根据材料一中“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等信息,可以了解到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宪法确立的资产阶级政体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第2问材料二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嘱》,根据材料及所学,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和政策的变化主要指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促使这些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孙中山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第3问根据所学结合材料,概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都是党和人民在实践基础上集体智慧的结晶;都讲求实事求是。材料五十六大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党的指导思想,与材料三、四相比,变化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写进党章。综合三则材料,可以了解到随着时间变化、历史发展,对党章修改的认识反映了我党与时俱进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