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1.观察下面的图画,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 这幅图画引发了你哪些联想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⑧用规范汉字书写。
答案:科技改变生活 “妈,你们小时候有电视吗?”晚饭后,我对妈妈发起了提问。“我们小时候哪来的电视啊?”接话的却是爸爸,“我们小时候全村也就只有一台电视,每天晚上大家就自己搬椅子去看,黑白的,还只有一个频道,经常信号不好,连图像都不清楚,我们照样‘听’得津津有味,那像你们现在这么幸福,都42寸的大电视还嫌小!”爸爸的一席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是什么,让农村在短短三十年中的变化如此之大? 这个问题令人困惑。爸爸出生在70年代,正是处于生活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是什么促使我们的生活水平高速变化呢?直到我读了《辉煌六十年》这本书才明白。 1977年,邓小平爷爷提出了“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的国家战略方针。从那时起,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高精技术工人和人民教师开始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到科研教育第一线中,让新中国科技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飞速提高。 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我的老家——盛富,一个曾经贫穷的小山村。记得我小的时候,通往老家的山路尽是土路,一下雨便变得泥泞不堪,难以通行;仅有的几台电视都是黑白的,频道少,而且还经常出现雪花;在山区冬冷夏热,夏天不但没有空调,有的连风扇都没有,热得令人难以忍受,蚊子又乘机出来捣乱,一直是我既爱又恨的地方。 不知不觉的,我慢慢长大了。每一次回到老家时,都感觉有了新的变化。昔日泥泞荒山,今日茶树满山;昔日制茶农活靠手干,今日铁皮机器转的欢。看,那一袋袋制好的茶叶,宣告着人工制茶的传统做法一去不复返;看,那茶叶车间中的恒温空调,仿佛在用那强劲的风儿告诉大家那“靠天吃饭”的时代已经结束;看,昔日的黑白电视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指哪播哪”的卫星电视和“连接网络”的数字电视,其中卫星电视可以接收来自于大洋彼岸的美国电视频道,而数字电视则彻底实现了“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的“高难度动作”…… 谁也没想到,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曾经贫穷的小山村发生了如此巨变。再过几十年,当我们年华老去时,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啊!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美好,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解析】 试题分析: 作文的命题无非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内心的关系。 本题属于图片材料作文。该题难度不大,学生易于写作。材料的关键词是“这幅图画引发了你哪些联想或思考”,只要认真分析图片中以前和现在看风景的方式,应该说写作的难度不大。 1.从观看风景的方式,可以谈科技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让很多人缺失了对自然的体验。 2.从风景的呈现方式来看,以前的风景在眼前,现在的风景在图片里,也可以谈环境保护的话题。 3.无论美景以什么方式呈现,,无论是眼看还是用手机留住美景,都只是形式,核心是看美景,关键是要对美景有一种欣赏、体味的心态。看风景不在形式而在用心。 4.眼睛与美景的距离,在于包容,在于懂得;手机与美景的距离,在于欣赏,在于获取。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