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宗字诸君,南阳鲁阳人也。王莽时,为县阳泉乡佐。会莽败,义兵起,宗乃率阳泉民三四百人起兵略地。西至长安,更始以宗为偏将军。宗见更始政乱,因将家属客安邑。 及大司徒邓禹西征,定河东,宗诣禹自归。禹闻宗素多权谋,乃表为偏将军。禹军到栒邑,赤眉大众且至,禹以栒邑不足守,欲引师进就坚城,而众人多畏贼追,惮为后拒。禹乃书诸将名于竹,署其前后,乱着笥中,令各探之。宗独不肯探,曰:“死生有命,张宗岂辞难就逸乎!”禹叹息谓曰:“将军有亲弱在营,奈何不顾?”宗曰愚闻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宗今拥兵数千以承大威何遽其必败乎遂留为后拒诸营既引兵,宗方勒厉军士,坚垒壁,以死当之。禹到前县,议曰:“以张将军之觽,当百万之师,犹以小雪投沸汤,虽欲戮力,其埶不全也。”乃遣步骑二千人反还迎宗。宗引兵始发,而赤眉卒至,宗与战,却之,乃得归营,于是诸将服其勇。及还到长安,宗夜将锐士入城袭赤眉,中矛贯胛,又转攻诸营保,为流矢所激,皆几至于死。 及邓禹征还,光武以宗为京辅都尉,将突骑与征西大将军冯异共击关中诸营保,破之,迁河南都尉。建武六年,都尉官省,拜太中大夫。八年,颍川桑中盗贼群起,宗将兵击定之。后青、冀盗贼屯聚山泽,宗以谒者督诸郡兵讨平之。十六年,琅邪、北海盗贼复起,宗督二郡兵讨之,乃设方略,明购赏,皆悉破散,于是沛、楚、东海、临淮群贼惧其威武,相捕斩者数千人,青、徐震栗。后迁琅邪相,其政好严猛,敢杀伐。永平二年,卒于官。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将家属客安邑 将:带领 B.宗诣禹自归 诣:到、往 C.署其前后 署:安排 D.为流矢所激 激:袭击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宗曰/愚闻/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宗今拥兵数千/以承大威/何遽其必败乎/遂留为后拒/ B.宗曰/愚闻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宗今拥兵数千以承/大威何遽/其必败乎/遂留为后拒/ C.宗曰/愚闻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宗今拥兵数千/以承大威/何遽其必败乎/遂留为后拒/ D.宗曰/愚闻/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宗今拥兵数千/以承大威/何遽其必败乎/遂留为后拒/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宗生逢乱世,官职多次变迁。他历经王莽、更始、光武等朝,曾担任阳泉乡佐、偏将军、京辅都尉、太中大夫、谒者等官职,最后死在琅邪相之任上。 B.张宗临危不惧,勇于担当。当众将大都畏惧敌人追击不敢充当后卫之际,唯独他不愿退缩,不顾营中老亲弱子,留在大军后面充当后卫。 C.张宗英勇善战,屡立战功。他在担任后卫时以少胜多,击败赤眉大军,回到长安又夜率锐卒袭击赤眉军,后转攻各堡垒,多次濒临死亡也毫不畏惧。 D.张宗数次平叛,功勋卓著。从建武八年到建武十六年,他先后率兵平定了青州和冀州屯聚山泽的盗贼、颍川桑中盗贼、琅邪等地的盗贼。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莽败,义兵起,宗乃率阳泉民三四百人起兵略地。 (2)宗引兵始发,而赤眉卒至,宗与战,却之,乃得归营,于是诸将服其勇。
答案:8.C 9.D 10.D 11.(1)后适逢王莽失败,义兵四起,张宗便率领三四百名阳泉百姓起兵夺取土地。 (2)张宗带兵刚出发,而赤眉军突然到来,张宗和他们开战,把他们打退了,才得以回营,因为这诸将佩服他的勇敢。 【解析】 8.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B项“禹乃书诸将名于竹,署其前后,乱着笥中”的“署”联系上文“书”故判断为“写上、题写”之意。 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宗曰愚闻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宗今拥兵数千以承大威何遽其必败乎遂留为后拒”,这段话断句的标志有:名词,比如“愚”“一卒”“百人”“万夫”“宗”,谓语动词“曰”“毕”“当”“死”,虚词“乎”。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联系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张宗说:‘我听说一个兵卒尽力,百人不能挡住;万夫舍得死,可 以横行天下。张宗今拥兵数千,承受大军的威力,何必马上料其必败呢’”。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平定颍川桑中盗贼在前,平定青州和冀州屯聚山泽的盗贼在后。 11.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会——恰逢,率——率领,略——夺取。 (2)始——刚刚,却——打退,于是——因为这(古今异义词)。 【参考译文】 张宗字诸君,南阳鲁阳人。王莽时,做本县阳泉乡佐。逢王莽失败,义兵四起,张宗便率领阳泉百姓三四百人起兵略地,西至长安,更始帝用张宗做偏将军。张宗看到更始政治紊乱,便将家属客居安邑。 后来大司徒邓禹西征,安定了河东,张宗到邓禹那里后自己回去了。邓禹听说张宗素多权谋,于是上表推荐他做偏将军。邓禹军到了安邑,赤眉大军将至,邓禹认为安邑不足守,想带军队进而坚守城邑,可是众人害怕贼人追赶,怕当后卫。邓禹便把诸将的名字写在竹简上面,写明前后次序,乱装在箧中,叫各人抽签。张宗独不肯抽,他说:“死生有命,张宗难道是辞难就逸的人吗?”邓禹叹息道“:将军有老亲弱子在营里,怎么不考虑?”张宗说:“我听说一个兵卒尽力,百人不能挡住;万夫舍得死,可以横行天下。张宗今拥兵数千,承受大军的威力,何必马上料其必败呢!”于是留为后拒。诸营既引兵出发,张宗便督促军士,坚筑营垒,死守不退。邓禹到前县,听人议论道: “凭张将军的人力,挡百万之师,等于是把小雪投进沸汤,即使想尽力,也办不到啊。”于是派步兵骑兵二千人回来迎接张宗。张宗带兵出发,而赤眉军仓猝到来,张宗和他开战,把他们打退了,便得回营,于是诸将服其勇敢。等到回到长安,张宗夜晚 率领锐士入城袭击赤眉,被敌人射中两膊之间,又转攻诸营保,被流矢所击,差点死去。 等到邓禹被召回京,光武用张宗做京辅都尉,率领突骑与征西大将军冯异共击关中诸营保,攻破了,升为河南都尉。建武六年(37),都尉官省,拜为太中大夫。八年(39),颍川桑中盗贼群起,张宗带兵击败平定了。后来,青州、冀州盗贼屯聚在山泽之中,张宗以谒者(官名)督促诸郡兵讨平了。 十六年(47),琅笽、北海盗贼又起,张宗督两郡兵讨伐之,于是定出方略,明确奖励投降者,敌人都破散了,于是沛、楚、东海、临淮群贼害怕他的威武、互相捕斩者几千人,青州、徐州之敌怕得十分厉害。后来张宗升为琅笽相,他的政策喜欢严猛,敢于杀伐。永平二年,死在官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