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阿里山纪行(片段)(共14分)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这倒不尽然是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仅四十分钟就到了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这种小火车我们只有在祖国东北的深山老林子里才能见到。不过,它经过了改装,变成了纯粹的旅游性小火车,颇有古式小火车的模样和情调。也是那样的牵引机,也是那样的咣当咣当声,它使我们觉得时空倒退,引发了我们的思古幽情。穿过莽莽不尽的林海,不断爬高、上升,山下尚是阳光灿烂,上山渐渐地云雾浓稠。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那也是一个颇有古式风味的森林小火车站。售票和入站检票的方式都使人有一种瞬间感受——像是在另一个时代。这或许是台湾人搞旅游的一种独特方式,使人恍如隔世,以满足现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觉。 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我自小练过脚板,如今抬腿一二十里也是寻常事。但是,陪同的台湾学者却不能都这样。加之一般车辆不让进山,这时便有人上来揽生意了。他们是山区的森林救护队,职责是救护在野林子里迷失的游客,现在却私下里搞“创收”。为躲避进山的门卫检查,让我们徒步穿过进口处,他们把车子停放在人所罕至的地方,然后,把我们送到深山更深处。 …… 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台北—— —— —— 8、文段告诉我们,到台湾,一定要到哪里?为什么?(2分) 9、将画线的两句话都改为陈述句,是不是更好呢?请说说理由。(3分) 10、抓住特征描写是本文写景的成功之处。(4分) (1)阿里山林海具有幽深的特点,请从文段中举例说明林海的幽深。 (2)进入阿里山会令人不由得产生思古幽情,这些幽情因何而生? 11、文段语言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下面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穿过莽莽林海,不断爬高、上升,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山上渐渐地云雾浓稠”一句,分句句式有长有短,有整有散,节奏感很强,具有和谐流畅又富有语意变化的节奏美。 B、作者模拟林中小火车咣当咣当的行驶声,尽管有一种旅游的真实感,但是那声音毕竟烦人,与文段中表现的幽静美感不相适应。 C、“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两局中,多用双音节词,读来感觉整齐匀称、琅琅上口,同样显示出音乐的美。 D、“莽莽”、“津津”等叠词的使用也使语言带上了音韵之美,节奏鲜明,极易触发读者的联想和主观感受。
答案:7、嘉义、阿里山、神木 8、一定要到阿里山去看神木。因为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而神木又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9、不是。因为原句以反问手法使语意很突出,感情色彩很浓,强调作用明显,改后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10、(1)如“莽莽林海”一句写出了原始森林的广阔无边,“云雾浓稠”是深山里特有的景观,这些景物以幽静、深邃为特征,有迂回曲折之妙,(2)思古幽情因小火车的摸样、情调、哐当哐当的行驶声,古式的森林火车站及旧式的售票、检票方式而产生。1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