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混合气体中 B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钠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C 比较相同条件下肥皂水和稀氨水的碱性强弱 分别用玻璃棒董取试样,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 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A.A B.B C.C D.D
答案:【解答】解:A、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带火星的木条是不会复燃的,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比较相同条件下肥皂水和稀氨水的碱性强弱,即测定酸碱度;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使用pH试纸,分别用玻璃棒董取试样,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可以比较相同条件下肥皂水和稀氨水的碱性强弱,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稀硫酸有剩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