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华在自家厨房中发现一袋未开封的白色粉末状食用物,包装袋上的字迹不太清楚,于是他带到化学实验室和小组同学一起探究其成分. 【提出问题】包装袋内的白色粉末到底是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猜想1:可能是食盐; 猜想2:可能是淀粉; 猜想3:可能是纯碱(化学式为  ); 猜想4:可能是小苏打. 【资料查阅】(1)有关物质的信息如下: 物质 氯化钠 纯碱 小苏打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21.5 9.6 常温下的稀溶液的pH 7 11 9 (2)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等,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探究】 (1)小彤取样品放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形成了无色溶液,于是她排除了猜想  . (2)小青取上述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他推断出该白色粉末一定不是猜想  .小华由此现象认为猜想3正确,但小组成员都认为小华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 【交流提升】 小组成员认为可以通过加热或定量实验来确定粉末的组成.于是该小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加热法  取一定量的样品于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猜想4正确  2.定量法  取15g样品,加入100mL常温下的水,搅拌   【反思拓展】 小苏打也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反应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猜想与假设】根据纯碱是碳酸钠进行解答; (1)根据淀粉不溶于水进行解答; (2)根据食盐溶液为中性进行解答;根据小苏打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进行解答; 【交流提升】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水、碳酸钠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 【反思拓展】根据碳酸钡的质量求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从而求出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解:【猜想与假设】纯碱是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1)淀粉不溶于水,取样,溶于适量的水形成无色溶液,所以猜想2不成立; (2)食盐溶液为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推断出该白色粉末一定不是猜想1;小苏打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所以实验结论不准确; 【交流提升】取一定量的样品于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可知:取15g样品,加入lOOmL常温下的水,搅拌有固体剩余,猜想4正确; 【反思拓展】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 故答案为:【猜想假设】猜想3:Na2CO3 【实验探究】(1)2; (2)1;小苏打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交流提升】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加热法 取一定量的样品于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4正确 2.定量法 取15g样品,加入lOOmL常温下的水,搅拌 有固体剩余 【反思拓展】NaHCO3+HCl=NaCl+H2O+CO2↑. 【点评】本题考查了碳酸氢钠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