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为测定Na2CO3与Na2SO3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取样品23.2 g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铁夹等仪器未在图中画出) (1)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还必须用到的最重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仪器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仪器C中装有品红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备有以下常用试剂:a.浓硫酸,b.品红溶液,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e.氢氧化钠溶液,f.无水硫酸铜,g.碱石灰,h.五氧化二磷。请将下列容器中应盛放的试剂序号填入相应空格:B中__________,D中__________,E中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当仪器A内的固体反应完全后,需打开活塞K,向A中通入大量的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所通空气应先经过__________试剂(填上述所供试剂的序号)处理,否则可能引起Na2SO3含量的测量结果比实际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没影响”)。 (5)若仪器E在实验完成时增重4.4 g,则Na2CO3与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托盘天平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等进入E中 (3)检验SO2是否除尽 (4)c a g 使A、B、C、D各仪器中残留的CO2进入E装置被充分吸收 e或g 偏低 (5)1∶1 解析:(1)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稀硫酸与Na2CO3和Na2SO3反应生成CO2和SO2,利用B装置除去SO2,利用C装置检验SO2是否除尽,用D装置干燥CO2,再用E装置吸收CO2,根据E处增重量来计算CO2的量,从而计算Na2CO3的量。 (2)还必须用到托盘天平;仪器F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CO2等进入E中。 (3)C中的品红溶液用来检验SO2是否除尽。 (4)B装置应是除去SO2的故应选c;D装置是干燥CO2的故选a;E装置用来吸收CO2应选g。向A中通入大量空气目的是使装置中残留的CO2进入E中被充分吸收。通入的空气应除去其中的CO2,故应通过e或g。否则使CO2的量偏高,则Na2CO3的量偏高,而Na2SO3的量偏低。 (5)E中增重4.4 g,则m(CO2)=4.4 g,根据Na2CO3~CO2,则知m(Na2CO3)=10.6 g,n(Na2CO3)=0.1 mol,而m(Na2SO3)=(23.2-10.6)g=12.6 g,n(Na2SO3)=0.1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