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检测机构为了检测汽车的刹车性能.在同一场地做了如下实验:     (1)某车以不同车速行驶时,测得有关数据如图A所示。其中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脚踩在刹车踏板上时,车通过的距离;刹车距离是指脚踩在刹车踏板上,使车减速,到车停时车通过的距离。     如果司机以60千米/时的速度驾驶,从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车停止时,车通过的距离为  ▲  米。     (2)汽车的刹车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刹车时,车轮不能滚动,只能滑行,直至车停。     方式二:刹车时,车轮仍保持滚动,但滚动减慢,直至车停。     图B反映的是以方式一和方式二刹车所产生的刹车距离的比较。从图中可知,在车速相同时,采用哪种刹车方式刹车后,刹车距离较短?  ▲  。 (3)检测中,相同的甲、乙两车均以v1速度行驶,甲车采取方式一刹车,乙车采取方式二刹车,刹车时车与障碍物的距离相等(距离小于S1,如图),则撞击时哪辆车对障碍物的破坏程度更大?请结合图B中曲线说明理由。  ▲  。 答案:   9.小明、小亮和小敏在实验室分别做三个小实验,实验过程中,他们分别遇到了 不同的困惑,有些困惑,他们通过交流已经提出了解决方案,但还需要听听你的意见;有些困惑,需要你帮助解决。     (1)小明的实验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在完成教材中的探究任务后,又多加了一个弹簧测力计继续进行探究。他的困惑是:在图16所示杠杆已经平衡的情况下,不知道怎样测弹簧拉力的力臂。     请你在图16中帮小明作出弹簧拉力F对支点O的力臂。     (2)小亮的实验是“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他选择了三个体积不同,质量分别为89 g、178 g、356 g的实心铜块做实验。实验中,他用每次都盛有30 cm3水的量筒分别测出了三个铜块的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了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小亮在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m/V)时,发现其中的一个数据测量有错误,这个数据应该是__     __ 。     小亮的困惑是:不清楚这个错误是怎样产生的。     请你帮小亮指出该错误产生的原因:___                           _     (3)小敏的实验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她的困惑是:不知道实验室准备的凸透镜的焦距。    小亮给他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根据图17所示的设计方案图进行实验.测出焦距。     你的意见:小亮的“方案”是              的。     A.如果“方案”可行,请你对利用该“方案”测量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               B.如果“方案”不可行,请提出你的解决方案:_                                              
物理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