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10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 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 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 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 寂寞将何言。 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27.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3分) 28.第三联写景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作简要分析。(3分) 29.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4分)
答案:【答案】 27.诗中写了繁露、寒月、疏竹、山鸟等意象,生动地勾画出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出凄清寂寞的一意境。 28.第三联采用了以动写静、动静结合的写法,渲染了居处四周静谧的气氛。 29.诗人寂寞是因为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无人理解。 【解析】 2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意象和意境的题目,意象有繁露、寒月、疏竹、山鸟等,意境注意诗中的“寒” “寂寞”,意境应该是“凄清寂寞”。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的题目,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考核的是一联,应该从表现手法入手,手法是动静结合,答出后明确效果渲染了居处四周静谧的气氛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一项和情感的题目,情感要结合题目、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探究,注意诗歌后面的注释“被贬”和之中的关键词语“寂寞将何言”。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