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政治
题目
“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反相成 D.相互渗透 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项选择题中最难的一道,主要是考生无法区别开B、C项,本题重点落在如果理解这句格言,考生通常只注意后面一句“如何停止”与“加快速度”上,而忽略了前面一句“人生譬如滑雪”,把整句格言作为一个整体,则是强调了人生充满矛盾,停止与前进这一矛盾双方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转化,所以C项比B项更为合理、全面。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政治 试题推荐
政治 试卷推荐
2015河北高三上学期人教版高中政治月考试卷
2012吉林高一上学期人教版高中政治期末考试
2016届江苏省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政治
2015湖南高一上学期人教版高中政治期末考试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政治练习题(三) Word版含答案
2016福建高二下学期人教版高中政治期中考试
2016山东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政治期中考试
2016辽宁高二下学期人教版高中政治期末考试
2017甘肃高三上学期人教版高中政治期中考试
2016新疆高二下学期人教版高中政治期末考试
最近更新
从距离地面80 m的高空自由下落一个小球,若取g=10 m/s2,求小球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
下列分子式表示的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A.CH4O B.C7H8O
—Has Sam finished his homework? —I have no idea. He _____ i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风筝趣话 索鸿英 ①人是万物之灵,凡想得出的,总是要设法做出来,风筝便是生动的一例。我们祖先看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
(2014·百校联考)读大西洋局部海域示意图,回答7~8题。7.甲洋流由赤道南侧流向赤道北侧是() A.随太阳直射点北
已知可逆反应:+2I-+2H++I2+H2O据此设计出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盐桥的作用是使整个装置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排列下列各项的先后顺序是①杜鲁门主义②“铁幕”演说③马歇尔计划④北大西洋公约 A.①②④③
据载19世纪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经常装载90%的贵金属,有时高达98%,只有极少的货物。此现象直接反映了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11·广东高考)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2011·广东高考)蛋白质、乙
阅读下面三段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材料一:民间艺术国际组织第二届世界青年大会于10月21日至26日在南京举行。大会
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某同学经过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白色固体,并作如下探究:
(08年中卫一中三模) 理如图,从双曲线的左焦点引圆的切线,切点为,延长交双曲线右支于点,若为线段的中点,为坐标原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
A、B均是不与水反应的物质,在T3℃时,将A、B两物质分别溶于100g水中,刚好制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A、B物质的溶解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棉、麻、羊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B. 与是同分异构体,性质相似 C. 乙
三﹒完形填空 People do not analyse every problem they meet with. S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的描绘了我国哪一个地区的景象( ) A.长江中下游地区B.长江中上游地区 C
---Which of thos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 do you like m
把一长方体重物夹在两块竖直木板之间,在木板两侧施加水平压力,使重物保持静止,如图1所示.现分别用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的力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