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有人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组对照是否符合单一变量原则?______。 (2)有人认为乙、丙组不足以验证假设。若要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请将修改后的实验方案绘在右侧的框图内。 (3)将乙组与修改后的丙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两组叶片脱落数量相比,____ _______________,则证明假设成立。 (4)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组落叶数量基本相等,则甲、乙对照可以说明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符合 (2)图略(将丙组空白改为脱落酸,将生长素改为空白) (3)修改后的丙组明显多于乙组 (4)棉花顶芽的确会产生长素抑制脱落酸的功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及探究能力,根据实验目的“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首先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本题中自变量是植株中生长素的有无,因变量是抑制脱落酸的功能。观察指标是单位时间内落叶数的多少。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而确定对照的方法。乙和丙之间的变量是脱落酸的有无,不是生长素的有无,故与题意不符,应该成生长素的有无,即将丙组空白改为脱落酸,将生长素改为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