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①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 (A.美观 B.壮丽 C.壮观 D.雄壮)。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 (A.呼呼 B.霍霍 C.扑扑 D.猛烈)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②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③夜色加深,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选自《海滨仲夏夜》) 1、解释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 ⑴次第: ⑵苍穹: 2、给第①段空缺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3、这三段文字描绘了三幅生动的画面,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幅画面的内容。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4、这三段文字的描写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方位顺序 5、第①、②段文字写夏夜天空色彩的变化,很有特色,表现色彩变化的词有哪些? 6、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用“肃穆的神色”描写天空,有什么好处? 7、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借代
答案:1.⑴按次序、依次。⑵天空。 2、依次是:CB 3、第一幅写出了晚霞壮观的景象。第二幅写出了夜暮降临时的景象。第三幅写出了夜深时候城市的景象。 4、A 5、橘红、深红、绯红、浅红 6、写出了天空底下的寂静。 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