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 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 25 9/6,1801年增加到33.8 9/6,1851年上升到50.2 9/6,1911年达到78.19/6,而农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前的75%降至21.9%。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在新型的工业区出现了像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这样的大城市。 材料二 在1841—1901年的60年间,7个古老城市人口增加了52.4万人,增长了2 倍;而7个新兴城市人口增加了180.9万人,增加了48倍。在人口增长绝对数方面,1901 年7个新兴工业城市比7个古老城市人口多96.7万人。城市化改变了城市分布的传统格局,出现了大批新工业城市。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英国城市化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3分) 材料三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2)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怎样的社会问题?(4分) 材料四 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 年份 总人口(万人) 非农业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1950——1957 55196~64653 9137~10618 16.55~16.42 1958---1960 65994~66207 12210~13731 18.50~20.74 1978——1984 96259~103475 15230~19686 15.82~19.02 1985——2006 104532~129315 21054~42071 20.14~32.53 ——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城市化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决定因素。(5分)
答案:解析:考查近代英国和现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第(1)问中城市化的特点把握材料中的数据变化以及“新兴城市”、“传统格局”等关键词解答即可,主要因素则把握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把握该时间段英国社会政治经济的重大变化即可。第(2)问把握“人满为患”、“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乞讨为生”、“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等关键词即可。第(3)问把握表中数据分阶段归纳即可,决定因素把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可。 答案:(1)特点:总体发展速度很快,新型工业城市发展更快;改变了传统城市布布局。(2分) 主要因素:英国工业革命、圈地运动、农业的商业化、商业革命。(3分,每点1分,答对“工业革命”给2分,总分不得超过3分) (2)社会问题:贫困现象严重;贫富悬殊;公共设施不完善;下层民众生活条件差等。(4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趋势:增长率在建国初期相对稳定,50年代末提高较快,1978年后,迅速提高。(3分) 因素:国家政策及经济发展水平。(2分)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