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一财经日报: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2月9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甘肃、陕西等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1595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536万亩,受旱面积占8省冬小麦播种面积的42%。 材料二 据新华社电 2011年2月9日至13日,随着冷空气的入侵,我国北方地区先后迎来两次降水过程。2月9日至10日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南部,苏皖北部部分地区,华北、黄淮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2月12日的降水主要集中在石家庄以北地区,尤其是河北北部、北京等冬小麦非主产区,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不足5毫米,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均无有效降水。 材料三 下图为河南省2011年2月11日实测土壤相对湿度分布图(单位:%)。 (1)试分析山东、河南等省冬季旱灾多发的原因。 (2)下列关于材料三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土壤相对湿度为40%,属于重旱 B.土壤相对湿度为70%,属于轻旱 C.商丘属于轻旱区 D.周口属于无旱区 (3)旱灾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为减少类似的灾情我们今后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 (1)自然原因:山东、河南等省位于季风区,冬季为旱季,降雨少;冬季受冷高压控制,干燥多风,蒸发量大;地处温带,冬季河流有结冰期,灌溉能力下降。社会经济原因:水利设施缺乏、老化、损坏严重;人们缺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 (2)B (3)开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渠引水或修建输水管线;人工增雨;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 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生态环保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地理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