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如图表示小麦种子在暗处萌发并生长时释放的CO2量变化。在此环境中约20d左右幼苗死亡,并且被细菌感染而腐烂。据曲线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种子萌发的幼苗与自然条件下萌发生长的幼苗相比,缺少的生命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种子萌发初期CO2释放量较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种子萌发6d内CO2释放量逐渐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周后种子萌发释放的CO2量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种子开始萌发时消耗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最后消耗的有机物是胚中的__________。 (6)幼苗死亡后,仍能测到少量CO2释放出来,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光合作用 (2)种子萌发初期一般进行无氧呼吸,释放CO2少 (3)萌发的种子由无氧呼吸转入有氧呼吸,释放CO2量急剧上升(或萌发的种子进行有氧呼吸且强度逐渐增强) (4)由于养料逐渐减少,呼吸速率又慢慢降低 (5)胚乳 蛋白质 (6)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本题考查种子的呼吸作用。(1)幼苗在暗处生长,无法进行光合作用。(2)种子萌发初期,从外界吸收的氧气少,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对较少。(3)随着吸水和吸收氧气能力的加强,种子的代谢逐渐加强,有氧呼吸加强。(4)随着种子萌发时间的延长,种子体内贮存的养料被逐渐消耗掉,呼吸作用减弱,所以放出二氧化碳的量减少。(5)小麦是单子叶植物,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三大物质在供能过程上,糖类先分解,其次是脂肪,最后是蛋白质。(6)幼苗死亡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会被微生物分解,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会放出二氧化碳。  
生物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