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化学
题目
下列六种物质:①Na2O ②Na2O2 ③NaCl ④Na2CO3溶液 ⑤NaOH ⑥NaHCO3其中不能与CO2反应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⑥ D.⑤⑥ 答案:解析:选C ①Na2O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②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③NaCl不能与CO2反应;④Na2CO3溶液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⑤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⑥NaHCO3不能与CO2反应。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化学 试题推荐
化学 试卷推荐
贵州2018年高三化学上期高考模拟附答案与解析
2021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免费试卷完整版
高二下册期末考试化学题免费在线检测(2019-2020年吉林省实验中学)
2019-2020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考试(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
2019届高三上半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考题(福建省漳州市)
高三化学上册月考试卷题免费试卷
云南高二化学2020年下册月考测验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化学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2019-2020年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第一中学)
张掖市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刷题训练
永城市2019年高一下半期化学期中考试完整试卷
最近更新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
This is ______ pencil and thatis ______ eraser. A.a;a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
(08山东省滨州市质检)(16分)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
读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回答13~14题。13.关于美国匹兹堡钢铁工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过点A(0,1)和B(4,m),并且与x轴相切的圆有且只有一个,求m的值及此时对应圆的方程。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变红,所以酸溶液一定能使石蕊变红 B.
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差别是 A.分散质直径大小 B.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C.是否稳定
圆C1的方程为x2+y2+2x﹣4y﹣3=0,圆C2的方程为(x﹣5)2+(y+3)2=9,则两圆圆心的距离|C1C2|
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钠(将氨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小苏打,再经过滤、焙烧而得到纯碱),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CO与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B NaOH溶液与KOH溶
估计丹徒区2009年春节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A)-10℃
(11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桌面上放着两个完全相同的木板A和B,它们靠拢但并不相连,长度皆为L=1.0m,在木板A的左上端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B.c(H+)=c(OH-)=10-6 mol/L的溶液 C
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些与方位词相关的政治概念进行了探究,如“东西方冷战”、“东学西渐”、“西学东渐”、“东方”、“西方
在WO3+3H2W+3H2O的反应中,还原剂是( ) A.WO3 B.H2
如图,△ABC≌△BAD,如果AB=6厘米,BD=7厘米,AD=4厘米,那么BC的长为________.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制取氧气 B、树叶从树上掉下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 )。 A.《雾》、《雨》、《电》 B.《家》、《春》、《秋》 C.《新生》、《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