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同学对“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与豆腐同食会引起结石”的说法产生了兴趣. 探究一 菠菜里是否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查阅资料】 (1)可溶的草酸盐、碳酸盐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CaC2O4)、碳酸钙. (2)醋酸(化学式用HAc表示)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实验流程】如图1, 根据流程回答问题: (1)操作①是 . (2)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 . (3)已知气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菠菜里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探究二 人体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草酸钙高温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1)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和一种固态氧化物. (2)12.8g的草酸钙分解过程中温度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实验分析】 (1)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过图2数据分析,7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7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手触摸试管壁;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取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固体中含有. . 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O和CaCO3
答案:【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探究一(1)分离固态和可溶性物质的一种常用方法﹣﹣﹣﹣﹣﹣过滤 (2)可溶的草酸盐、碳酸盐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CaC2O4)、碳酸钙,所以可以加入氯化钙来是草酸根和碳酸根沉淀出来 (3)根据醋酸(化学式用HAc表示)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二(1)解题依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并结合题给条件来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图表可以分析出在草酸钙分解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过程:一个是产生一氧化碳的过程,另一个是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解答】解:探究一:(1)分离固态和可溶性物质的一种常用方法﹣﹣﹣﹣﹣﹣过滤,本题操作①之后是残渣和溶液,故我们判断该操作为过滤 (2)由于我们探究的是菠菜中的两种盐,由题给条件可知,有一种可溶,一种不可溶,所以我们想办法将溶液中的草酸根和碳酸根完全沉淀出来,而氯化钙可以把它们都给沉淀出来,然后根据“醋酸(化学式用HAc表示)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这一结论来完成它们的判定 (3)根据题给条件,反应生成了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再结合题给信息我们可以判断发生的反应为:CaCO3+2HAc=Ca(Ac)2+H2O+CO2↑, 探究二:(1)根据题给条件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草酸钙中含有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那么生成的气态氧化物就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从而可以写出该化学方程式为:CaC2O4CaO+CO↑+CO2↑ (2)从图表中可以分析出,草酸钙的分解分为两个过程,再结合题给条件可知第一个过程中生成的应该是一氧化碳和碳酸钙,然后碳酸钙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在700℃时正处在碳酸钙分解的过程中,故剩余的固体成分为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要验证碳酸钙和氧化钙可以根据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分别检验,其中碳酸钙可以和颜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钙可以水反应生成碱,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故答案为: 探究一:(1)过滤 (2)将溶液中的草酸根和碳酸根完全沉淀出来 (3)CaCO3+2HAc=Ca(Ac)2+H2O+CO2↑ 探究二:(1)CaC2O4CaO+CO↑+CO2↑ (2)CaCO3和CaO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手触摸试管壁;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取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壁发烫,溶液变红 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固体中含有CaO. 该固体中含有CaCO3. 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O和CaCO3 【点评】本类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给的信息即“查阅资料”部分,这对解题有较大的帮助,往往有些答案就来自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