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本段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扣住了什么来举例子? 2、“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的“禾”指的是什么? 3、本段说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写出关键的词语。 4、本段语言有什么特色? 5、这段文字选自《大自然的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种比喻说法,它的本体是 喻体是 。作者把 比作大自然的语言,是因为 6、第一段主要说明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1.扣住了第①句话。 2.指稻。 3.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4.生动。 5。物候现象;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可以了解随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6。“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之间的关系,说明“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都是大自然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