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梁启超论李鸿章      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谓李鸿章不知洋务乎?中国洋务人士,吾未见有此也。谓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之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是役(指甲午战争)也,李鸿章之失机者固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幸胜之理,盖十九世纪下半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何也?世运愈进于文明,则优胜劣败之公例愈确定,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 各国并立,生存竞争,惟利是视。……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于中、日之役,则欲嗾(唆使)俄、英以制日,……卒之未尝一收其效,而往往因此之故,所失滋多。胶州、旅顺、大连、威海、广州湾、九龙之事,不得不谓此政策为之厉阶也,……要之,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固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此吾所以深为李鸿章怜也。 ——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一名李鸿章)》 问题:(25分) (1)      梁启超为什么要以李鸿章为线索来勾勒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2分) (2)      概述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8分) 你如何看待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15分) 答案:(1) 水平1:能将李鸿章的生平与中国近代史建立联系(2分) ·李鸿章几乎参与了那段历史的所有重大事件,是那段历史的焦点人物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将,近代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不平等条约也是由他代表清政府签订的.他个人的生平正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其他答案:仅根据李鸿章的某一具体作为得出结论或解释不合理(0分)     ·李鸿章领导了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粱启超想以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失败经验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 40.(2) 史实: 水平1:能注意到材料中粱启超对李鸿章各方面事迹的评价(6-3分)     ·梁启超肯定了李鸿章所从事的洋务活动,又批评李鸿章不懂得国家强大的根本所在;指出李鸿章应该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一定的责任,但国家的实力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在外变方面,李鸿章采取联一国制一国的策略,得不偿失,引发列强瓜分狂潮,但内政不修是外交失利的根本原因。 水平2:只注意到材料中粱启超对李鸿章某一方面事迹的评价(2—1分) 组织: 水平1:能根据材料进行概述(2分) 水平2:仅能复述或摘抄材料的文字(0分) 40.(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4分) 水平1:能把梁启超作为解读的对象,将文本内容与粱启超的史观、方法、立场联系起来提出观点(4分)     ·梁启超基于进化论史观和政治改革立场来评价李鸿章     ·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注重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水平2:就梁启超对李鸿章其人的具体评价提出观点(2分)     ·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毁誉参半     ·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较为客观公正 水平3: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0分) 评分项二:史实(4分) 水平1: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作者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4分) 水平2:能从材料中提取较完整的信息(2分) 水平3: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完整(1分) 水平4:没没有使用材料信息(0分) 评分项三:论述(5分)     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5分)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3分)     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1分) 水平4:回避问题(0分) 评分项四:组织(2分)     水平1:叙述成结构(2分)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1分)     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0分) 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