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课题研究小组同学为了确定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线粒体中,不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O2(与预测结果不相符)。 请分析回答: (1)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合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⑥依据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同学们的分析及对实验个别步骤作出的恰当修改,重新实验,获得了与预期相符合的实验结果。最后,老师又提出一个新问题:“假如该实验时间过长,空气中的CO2溶入样本中的量足以被检测剂检测出,为了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排除干扰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你如何解决?”请写出解决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肝细胞利用保存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1分),线粒体产生的CO2扩散进入细胞质基质中(1分) 用不含葡萄糖的保存液(1分) (2)丙酮酸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水反应彻底分解成CO2和氢([H])(1分),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是否有CO2产生来判断丙酮酸是否被分解(1分) (3)分别给1号和2号试管设置空白对照组1′和2′(1分),1′和2′试管所装物质分别与1号和2号试管中的相同,只是在第⑤步不加入丙酮酸,而加入等量生理盐水(1分)  
生物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