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初中
化学
题目
现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把5.6g该混合物加入到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w。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混合物为Fe、Zn,w可能是0.2g B.若混合物为Fe、Al,w不可能是0.2g C.若混合物为Fe、Cu,w是0.1g,则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5% D.若混合物为Fe、Mg,则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10% 答案:B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化学 试题推荐
化学 试卷推荐
福州市2019年九年级下半年化学中考模拟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20-2021年初三上半期期末化学专题训练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实验中学2020-2021年初三上半年第二次月考化学网上检测无纸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0-2021年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题免费试卷在线检测
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在线测验完整版(北京市东城区)
绵阳市九年级化学月考测验(2019年上期)免费试卷完整版
2019-2020年初三上册期末化学专题训练(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湖北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测验附答案与解析
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学九年级化学2017年下期期末考试网络考试试卷
湖南九年级化学2020年下学期月考测验带答案与解析
最近更新
It’s ________ most beautiful furniture , by which I was stru
(6分)一堆小麦用8个编织袋来装,以每袋55千克为标准,超过的记作为正数,不足的记作为负数,现记录如下:(单位:千克)+
下列卤代烃,既能发生水解,又能发生消去反应且只能得到一种单烯烃的是()
图6表示某地去年建成的高速公路网,外环围成矩形,A、B、C、D是四个车站,各车站之间均有运营线路相连,可以认为线路是平直
下图所示为镍锌可充电电池放电时电极发生物质转化的示意图,电池使用KOH和K2Zn(OH)4为电解质容液,下列关于该电池说
已知H2(g)+Cl2(g)=2HCl(g) ⊿H= —184.6 kJ/mol,则反应HCl(g)=1/2 H2(g)
有一种游标卡尺,在游标尺上有20个小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度为19mm,它的每一分度与主尺的最小分度1mm相差mm。如图所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某日的天气预报显示:降水概率100%,风向东南风,风力二、三级转三、四级,气温20℃/8℃。对于这次预报小明的下列理解不
已知函数f(x)=﹣,(x∈R),其中m>0 (Ⅰ)当m=2时,求曲线y=f(x)在点(3,f(3))处的切线的方程;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温家宝在会见安南特使时指出:当务之急是保障叙利亚平民的生
武汉市委、市政府将2010年确定为“全市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年”,组织开展一系列大规模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活动。我国的一项
读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1)等压线P的值为____________,C处是_____风。 (2)形成A、B两
62. Instead of answering, she merely smiled. Which of the fo
Even if you come here times,I don’t let you go. A.a
方程表示一个圆,则的取值范围是 .
(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弹簧的劲度系数
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
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平原君使冠盖相属于魏,让公于曰 A、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