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植物种类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非生物因素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草 3 5 9 风速 低 高 高 蕨类植物 7 5 8 距地面1.5 米的光强 低 中 高 灌木 15 4 2 土壤湿度(%) 48 35 15 松树 0 2 0 土壤的有机物(%) 6.5 3.8 205 落叶树 20 5 0 土壤深度 (cm) >300 ≈100 <15 土壤氨量(mg·kg-1) 9.4 4.5 2.3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__。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的关系可表示为下列图中的________。 (2)土壤中有机物的多少往往与土壤中动物种类的多少是分不开的,要调查植物群落土壤中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不能采用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 (4)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              (至少说出两个原因)。 (5)若某一年,在这个山坡上的田鼠大量繁殖,会导致的结果是:草本植物会______;当田鼠的数量多至以啃食草根为生时,则草本植物会__________;田鼠的数量会_______。   答案:  (1)A C (2)标志重捕法 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难以标记,且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很难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 (3)次生演替 (4)土壤深度不够,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 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支持树木的生长(或土壤氨的含量低,缺少养分供树木生长) (5)减少 继续减少,甚至消亡,无法再生 随之减少    
生物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