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10年是我国西藏自治区的成立第45周年。此前国务院发布的《西藏的主权与人权状况》白皮书指出:“西藏地区和中国各省区为一个国家已有七个世纪,始终没有分裂,而是关系日益密切。” 材料一  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地缝合线: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缝合起来,叫地缝合线。 材料三  西藏面积广袤,但适合人类定居的范围有限。藏南谷地是指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有一连串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年平均气温在8℃左右,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年降水约300~500mm。     (1)从地质地貌方面分析雅鲁藏布江东西向发育的原因。     (2)分析藏南谷地成为西藏主要城镇和人口集中分布地的原因。     (3)描述甲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材料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文化的发展》白皮书指出:“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与其他民族不断交流和相互吸收与促进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具有特色的灿烂文化。藏民族文化至今仍然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4)列举唐朝时期,西藏地区接受中原文明成果的史实,并分析唐、吐蕃文明交融成功的原因。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概括说明它们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起到的作用。 材料五   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5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西藏的经济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6)分析说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学依据。     (7)运用政治常识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家应该怎样推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 答案: (1)雅鲁藏布江位于东西向地缝合线附近,岩层破碎,易发育河流;受河流两侧东西走向山地约束,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流。 (2)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而发育在这里的深切河谷地势较低(海拔3500米左右),气候相对较温暖,降水较多;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河流水资源丰富,可供灌溉之用;(发展种植业的条件优越);山坡与山麓有良好牧场,发展畜牧业的条件优越;交通较为便利。 (3)山河相间,山高谷深;气候、植被、土壤垂直分异明显;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域面积狭窄;地壳运动强烈,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丰富。 (4)政治:仿照唐朝建立官制;经济文化:接受先进生产技术、内地医药书籍等。吐统治者主动吸收先进文化;唐朝比较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 (5)措施:元朝设宣政院;明初在乌思藏设卫所,任用藏人管理藏族事务,建立僧官制度。清朝顺治帝赐“达赖喇嘛”、康熙帝赐“班禅额尔德尼”,并建立册封制度。雍正帝设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乾隆帝时建立“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作用:开始并逐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西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6)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②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大力发展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的和谐民族关系;③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爱教同爱国、爱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坚决反对利用宗教破坏社会稳定行为。 (7)①国家应履行政治职能,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理论政策体系,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取切实保障民族的合法利益。②履行经济职能,改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基础条件,促进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不断发展,有效缓解贫困问题,使群众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③履行文化职能,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使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④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继续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环境。⑤履行对外交流合作职能,继续扩大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对外开放。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