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因素。……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     材料二 (新政)所谓“新”,指的是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竟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 ——引自《自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材料三  中国的主体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否赞同材料一中布哈林的观点?结合苏联(俄)早期历史实践说明之。 (2)材料二指什么史实?其实质和特点是什么?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3)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简要说明材料三中的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答案:(1)赞同。(1分)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导致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分)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采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再生产,取得了成功。(1分) (2)史实:罗斯福新政;(1分)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1分) 特点:采取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1分) 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1分) (3)思想的实践体现: ①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但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义制度为前提;(2分) ②“一国两制”: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分) (4)认识: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不同国家的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2分) ②社会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国情和形势变化,制定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关系。(2分)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