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化学
题目
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设第一步HNO3的还原产 物只有NO。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步反应后溶液中c(NO3-)=1.5mol/L(忽略体积变化) B.第一步反应后溶液中c(Fe2+):c(Fe3+)=1:1 C.第一步可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44.8mL D.第二步可溶解铜48mg 答案:【答案】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化学 试题推荐
化学 试卷推荐
河北省沧州市2020-2021年高二上半年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在线练习
2018届高三上册期中考试化学免费试卷(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
北京市高三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免费试卷完整版
2018-2019年高一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考试(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
济南市2018年高三化学上半年高考模拟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临沧市高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考试练习
2018-2019年高一上半期期末考试化学专题训练(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
高中必刷题高二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 第二节综合训练
南通市高二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刷题练习
上海高二化学2016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网上在线做题
最近更新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含有CuSO4、FeCl3、NaNO3、BaCl2、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
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氦气__________; (2)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_______
你认为减少酸雨的途径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关于我国水资源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冬春多,夏秋少 B.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C.总量大,人均
假设你是黄山中学学生会主席李健。你校将于10月1至2日接待来自瑞士某中学的学生访问团。你受学校委托,负责安排他们在黄山市
设全集,集合,若,,则的值为( ) A.2或 B.或 C.或8 D.2或8
2004年中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创记录的2200亿条,如果以平均每条短信需要2分钟的输入和15秒的阅读来计算,那么就有9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形成合力,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就要求 A.市场机制与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比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低,所以,HClO4的氧化性强 B.已
Soon a team of 200 v ______ arrived in the area to help the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 B.艾滋病患者不是唯一传染源 C.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
Michael Greenberg is avery popular New Yorker.He is not famo
在三棱锥P-ABC中,PA=PB=PC,BC=2a,AC=a,AB=a,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为a.(Ⅰ)求证:平面PB
把 ( )A.6-4+7+3B.6+4-7-3C.6-4+7-3D.6-4-7+3
如图为某简谐运动图象,若t=0时,质点正经过O点向b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在0.7 s时的位移方向向左,且正在
玉米在开花时若遇连绵阴雨,果实的产量将降低。其原因是( )A.阴雨天气影响了子房的发育B.阴雨天气缺乏阳光C.风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
《木草纲目》中“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这里的“石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