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建设历经曲折,但仍有几个时期发展比较迅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某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系数曲线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呈现怎样的趋势?试从经济方面分析原因。 (2)材料二中1958~1960年工农业国民收入各呈现什么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从经济体制变革的角度指出20世纪80年代引起城乡差距变化的原因。为改变城乡差距拉大的状况,你有何建议? 答案: (1)趋势:经济迅速增长;工业化的程度在提高或工业发展快于农业。 原因:国家重视经济调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五”计划的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提前完成;三大改造;八大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苏联的援助。 (2)工业:呈上升趋势。原因:“一五”计划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大跃进”农业:呈下降趋势。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 (3)原因:1985年以前,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在农村,农村经济因此得到了较大发展,城乡差距减小;1985年以后,经济体制的重点由农村转到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搞活了城市经济,城乡差距又逐渐拉大。 建议:改革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使农村经济向社会化、商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