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图乙① 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 ,它将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 。该物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 有关。 (2)由图乙看出,突触后膜的面积相对较大,其意义是 。 (3)②处发生的信号变化为 。 (4)关于图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图体现的是突触联系,突触由②③④构成 B.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赖于②的选择透过性 C.③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内环境 D.①中的物质释放并使④兴奋时,兴奋处的膜外为负电位 (5)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一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三步: 第四步: 实验结果:
答案:(1)突触小泡 胞吐(或外排) (乙酰胆碱受体)受体 兴奋(兴奋或抑制) 流动性 (2)有利于接受递质(乙酞胆碱) (3)电信号一化学信号 (4)第三步:在装置1的培养皿中滴加一定量的有机磷杀虫剂,在装置2的培养皿中滴加等量的任氏液。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同时用电极刺激两个“神经一 }肠肌”标本中的神经,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装置1的指针持续向左偏转,装置2的指针向左偏转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