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由于新旧党争,词人出为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录,贬监处州酒税。绍圣三年,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州市)。这首词是作者贬徙郴州初抵之时写的,又题为“郴州旅舍”。 ①上片开头三句诗人缘情描绘了什么画面?词人为什么要描绘这样一幅画面?请简析。(4分) ② “杜鹃声里斜阳暮”这句诗,前人多病其“斜阳”后再着一“暮”字,以为多余,你是怎么认为的?(4分)
答案:①开头三句词人描绘了一幅这样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词人站在旅舍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2分)。这三句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和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的心情(2分)。 ②“暮”字不多余,夕阳偏西,是日斜之时,慢慢沉落,始开暮色(2分)。这三字表明着时间的推移,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2分)。(也可以答多余,只要能自圆其说) 解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