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方向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 ——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四 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⑵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北宋、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有什么新特点? (3)据材料四,你可以判定明朝末期,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新生产方式的实质是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新生产方式在明清时期发展状况如何,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原因:①政治需要;②军事需要;③商业发展;④交通要道(或人口聚集区)(答任意3点即可)。(6分) (2)新特点:北宋:“市”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形成商业街;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明清:专业化商业市镇兴起;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6分) (3)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与被雇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4分) (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明清王朝压制工商业以及闭关锁国的政策。(4分)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