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初中
物理
题目
如图,杠杆AB是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杆,可绕固定点O转动.在木杆的B端竖直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重物G,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细绳拉着.已知OA=1.0m,OB=0.4m.请在图上作出细绳的拉力的力臂L,细绳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N.(细绳所受重力不计) 答案:8作图:正确作出力臂得2分。所有不规范作图一次性扣1分。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细绳拉力的大小为8N.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物理 试题推荐
物理 试卷推荐
日照市2019年八年级物理下半期期末考试完整试卷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年初二9月月考物理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习完整试卷
2018年至2019年沪科版初二物理上册单元清(河南省)
2019-2020年初三4月月考物理考题同步训练(黑龙江省哈尔滨虹桥中学)
2016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物理题免费试卷在线检测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 练习题
决胜2020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全揭秘精品 01- 固体压强选择专项切割
云南省云师大附属润城学校2020-2021年九年级9月月考物理试卷在线练习
2019届九年级后半期3月月考物理考题同步训练(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
最近更新
某正三价金属元素A,它的氧化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0%,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56 B.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最终 ( ) A.与等压线垂直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要求书写美观、规范、工整。(4分)(自编)(A) 根据市教育局“三进”工作常态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东岸的风光不同,与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
“中国的油价比美国还贵”,针对这一抱怨,一位赞同涨价的环保人士把各主要国家的油价折合成人民币做了一个比较(如图),他这
史学界一般认为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主要依据是 ( ) A、禹是公认的部落联盟的首领 B、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Ww w.ks5 u.co
溶液和胶体具备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微粒都能透过半透膜 B.用石墨电极做导电性实验时,分散质微粒都定向且朝一个方向
下列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看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彷徨(páng)矫作(jiǎo)伦理(lún) B.狡黠(jié) 诘难(jié)
下列关于鉴定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 鉴定
下列有关分子的知识,正确的是 A.水变为水蒸气,说明分子受热变大 B.打开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
(一)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作出判断:如无错误,在该行右边横线上画一个勾(√);如有错误(每行只有一
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Howlong does it _______to go there by plane? A. spent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对人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大科学精神的含量,把科学精神作为反对封建迷信、邪教非法活动、伪
如图(1)放置两个全等的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与,若将三角板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点C与点E重合时移动终止
2010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
If you live in the country or have ever visited there,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