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域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迅速成为重要的世界制造中心之一,我们制造了世界上70%的玩具、60%的自行车、50%的鞋、1/3的箱包、1/2的微波炉、1/3的电视机和空调、1/4的洗衣机和1/5的冰箱。 材料二 “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用于其他领域。如下图。 材料三 最近美国道康宁公司与德国瓦克公司拟在江苏省张家港地区申请大片良田建立有机硅厂。据粗略计算,该厂年产量为10万吨有机硅,每炼1吨硅仅电炉的电耗就是1.4万度,生产工程还将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存在大量的粉尘污染。 (1)分析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2)“微笑曲线”揭示了现阶段产品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的附加值有什么规律?(4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制造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8分) (4)结合材料三,分析国外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向中国转移的原因。(6分) (5)简要分析这类企业的大量引进对我国发展的不利影响。(8分) 答案: (1)改革开放的政策;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每点2分,共6分) (2)新产品的研发和营销环节附加值高;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附加值最低。(4分) (3)①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致力于高附加值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的研发);②树立品牌意识;③加强市场营销,(注重销售和售后服务,努力营造自己的品牌)。④使产业链尽力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⑤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加工业。(8分) (4)中国环保等相关的法规不太完善,执法的力度不够;能源、原材料、土地和劳动力等价格低廉;治污成本低。(6分) (5)会加快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的消耗速度和能源短缺的局面;影响当地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会加剧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从长远看来,不利于我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8分)
地理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