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试题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②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甘肃省灵武县。 ②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 ③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 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                                                                                 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小题1】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①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②对偶  ③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 ④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 【小题2】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 “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 解析: 能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诗句进行回答,展开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