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生物
题目
下列关于C3和C4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C3植物在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固定二氧化碳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B.玉米和甘蔗属于C4植物C.C3植物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D.C4植物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含有正常的叶绿体 答案:D 解析: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含有无基粒的叶绿体。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生物 试题推荐
生物 试卷推荐
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一中高三下册一模生物专题训练
黄石市高三生物上册月考试卷摸底考试题
2019-2020年高三上半期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考试完整版(江苏省常州市)
天津市2019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在线答题
衡水市2019年高二生物后半期期末考试网上在线做题
辽宁省沈阳市辽宁实验中学2020-2021年高三前半期期中生物题免费试卷在线检测
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题带参考答案
2019年高二上册生物月考测验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一中2020-2021年高一第上册期中生物无纸试卷完整版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上册第三次月考生物在线测验完整版
最近更新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B.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C.实现废物资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它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可达20m/s。那么汽车在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是
(4分)如图所示为一风力报警器原理图,虚线框内是竖直放置的开关S,上端的风力探头通过中心滑杆可带动下端的金属片上下移动(
小丽在海边游泳时发现:(1)在同样的烈日下沙滩很热,而海水却比较凉,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___。水和沙相比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 淀粉溶液、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
—How many of these books have you read?— of the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s=4t+2t2(m),则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0 4
衡阳是有色金属之乡,水口山铅锌矿历史悠久,世界闻名,这里的铅、锌指的是() A.单质 B.化合物 C.原子 D.元素
He went ______his way _______some flowers for his mother.A.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声源的振幅
2010年1月18,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道路》研究报告认为,成都市政府借助独特的新型城市化模式,已经
读图获取信息,完成1〜2题。1.图中数码表示的阴影区域,人口稠密的是 ( ) A.②③ B.①③
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表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填空:(每空1分,共5分) ①宁国府贾珍的儿媳死后,尤氏旧疾突发,因无人料理丧事,宝玉向贾珍推荐荣国府的
(2010巢湖)右图中的牛没有“吹牛”,它的乳汁中含有人乳铁蛋白,下列有关此牛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是转基因牛B.它的这一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相连,P与斜放在其上的固定档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
一定量的铁与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得到硝酸铁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3.36 L O2(标准
由短周期非金属元素X和元素Y组成的化合物Y2X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A. n-3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先秦到明清,中国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宗族、乡里和乡绅。这三者形成了古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