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 材料一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材料二 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的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费正清(美国)《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16世纪)这些私人的商业贸易垄断公司不但控制某些地区的贸易,进行殖民掠夺活动,也起到了为本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等。这些商业经营上的巨大变化导致了所谓“商业革命”的发生。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2)材料一、二中“商业革命”与材料三中“商业革命”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有何不同? (3)简析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答案:(1) 商品经济发展到前所未有 的高度;城市人口剧增;独立的商业中心崛起;手工业生产技术及生产率提高;坊市界限被打破;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兴盛;造船和航海技术先进,指南针已应用于 航海。(任意写出五点,共5分) (2) 前者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而后者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迈进。(2分) (3) 本问分两个层次评分:第一层次,根据已学知识进行归纳: ①经济上,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发; ②政治上,重农轻商 的传统政策阻碍商业发展; ③文化上,宋明理学的保守性使社会陷于僵化;科举制度限制了新观念的萌发。(3分) 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考生能回答 以下任意一个方面,即可给2分。 ①政治上,游牧民族的入侵打断了商业革命的进程;中央集权体制的强化使地方缺少自主性; ②文化上,中国是 大陆文明体系,缺少海洋文明的进取精神及冒险精神。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