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十分之一. (1)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他将一个干净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如图一),定期观察并记录现象.图一中最先锈蚀的部位  (填写A、B或C);举出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具体方法  ;        (2)根据图二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一点物理性质  ; (3)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 (4)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利用的年代不同,决定这一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  ;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5)用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b分别表示镁、铝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镁恰好完全反应,铝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镁、铝也恰好完全反应   D.镁、铝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6)联想到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他们在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实验如图四所示 ①A、B处发生的现象分别是A  、B  ; ②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气体会一直通到装置冷却,不会发生倒吸 . 反应时间 t0 t1 t2 t3 烧杯和药品的质量/g 166.5 166.3 166.1 166.1 (7)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准确称取了11.5克生铁样品,放入装有100.0g稀硫酸(足量)的烧杯中(烧杯质量为55.0g).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 记录如表.求:①反应中产生氢气  克;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答案:答案   解:(1)铁生锈的过程是铁与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与水面接触的地方易生锈,因此可以通过刷油漆的方法防止生锈. (2)金属能做成导线是因为有导电性,抽成丝是因为有延展性,做成锅是因为导热性. (3)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化合,在铝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或氧化铝膜),阻止了铝进一步与氧气的接触; (4)由图示信息可得到,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跟③金属的活动性、⑤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相关,活动性强的金属冶炼难度大,使用则较晚; (5)根据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进行计算: A、因为镁的活动性比铝的活动性强,镁反应速度快,故A说法正确; B、如果盐酸均反应完,镁恰好完全反应,铝有剩余,故B说法正确; C、如果镁、铝都反应完,则产生的氢气一定不等,说法不正确. D、盐酸均反应完,镁、铝都反应完,生成的氢气一定相等,故D说法正确; 故选AB (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看到的现象为固体由红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防止生成的铁被氧化,实验结束前还要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冷却,故不需要断开, (7)反应前总质量一反应后总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反应完毕后总质量为166.1g,所以氢气质量=11.5+100g+55g﹣166.1g=0.4g 解:设生成的硫酸亚铁质量为x   铁的质量为y Fe+H2SO4 =FeSO4 +H2↑; 56            152   2 y             x     0.4g =  x=30.4g  = y=11.2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27.4% 故答案为:(1)B  刷油漆 (2)导电性或导热性(或延展性)  写出任意一个即可 (3)铝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4)A (5)AB (6)①A 固体由红变黑  B 石灰水变浑浊②不要  气体会一直通到装置冷却,不会发生倒吸 (7)0.4克  27.4%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