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S、N、Cl都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是( ) A.98%的浓硫酸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硫酸的质量分数为49% B.SO32﹣、ClO﹣、NO3﹣三种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C.浓硫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硝酸和浓盐酸易分解具有不稳定性 D.标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个(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答案:【考点】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硝酸的化学性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A.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小于浓硫酸质量的2倍; B.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SO32﹣,不能大量共存; C.浓盐酸易挥发,HCl不易分解; D.根据n=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中氯气起氧化剂、还原剂作用,各占一半,结合化合价计算电子转移数目. 【解答】解:A.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硫酸的质量等于原浓硫酸中溶质硫酸的质量,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小于浓硫酸质量的2倍,故混合后硫酸的质量分数大于49%,故A错误; B.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S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浓硫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硝酸易分解具有不稳定性,但浓盐酸易挥发,HCl不易分解,稳定性强,故C错误; D.标况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中氯气起氧化剂、还原剂作用,各占一半,故电子转移数目为1mol××2×NAmol﹣1=NA,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分数计算、离子共存、常用化学计量计算、物质性质等,难度中等,注意B选项中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中性、碱性条件没有氧化性,次氯酸根、高锰酸根酸性碱性都有强氧化性,酸性越强氧化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