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276年,皇帝忽必烈委派郭守敬等人主持修改误差较大的历法,郭守敬认真学习研究天文知识,制造出精密的天文仪器—简仪,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二十七个观测点(东到高丽,西到滇池和凉州,北到铁勒,南到琼州),收集资料。通过三年多的测量,结合可靠资料加以归算,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这个值同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一样。 ——《中国传统天文学数学的发展与没落》 材料二 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的问题,在当时确实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艾萨克·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前的几千年当中,人类凭经验进行生产,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提炼出技术,然后在改进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科学。所以走了不少的弯路和错路。瓦特没有重走人类几千年走过的弯路,为了对旧式蒸汽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瓦特曾钻研过力学、数学、化学,做过系统的实验并仔细计算过气缸的热效能。他对于生产、技术、科学三者关系的认知从何而来?在瓦特研制蒸汽机之前的一个世纪里,正是欧洲历史上一个科学鼎盛的时期。在这批科学巨人当中排在最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他就是艾萨克·牛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中国古代经济、政治状况,扼要说明郭守敬等人取得天文学成就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扼要说明牛顿的创造和发现带来的影响。 (3)比较说明郭守敬与牛顿的科学成就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的不同影响。
答案:(1)农耕经济需要准确的历法;修订历法需要天文知识;中央政权的支持;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等。(4分) (2)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认识;使人们凭借生产产生科学,发展到借助科学技术改进生产。(4分) (3)郭守敬的天文学成就,使历法更为精确,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牛顿的力学成就有利于人们告别宗教黑暗,为开启工业革命大门创造了条件。(4分)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