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
通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法
科学
信息
史社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法
科学
知识点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试卷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道德与法治
科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道德与法治
科学
其他
知识点
在线试卷
下载试卷
首页
高中
化学
题目
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可用稀盐酸除铜器表面的铜绿 Ⅰ对;Ⅱ对;无 B 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铜制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 Ⅰ对;Ⅱ对;有 C 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氨气,有深蓝色沉淀产生,过滤后灼烧滤渣,最后变成黑色固体 把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 Ⅰ对;Ⅱ对;有 D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物理变化 硫酸铜溶液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Ⅰ错;Ⅱ对;无 答案:D
查看本题答案和解析
化学 试题推荐
化学 试卷推荐
福建省三明市2020-2021年高二上半期期末考试化学专题训练
陕西高一化学月考测验(2019年上期)完整试卷
2018年至2019年高二年上册期中考联考化学专题训练(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
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
2019-2020年高二上半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2018年至2019年高二下半年期末化学考题(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
湖南高三化学月考测验(2019年上半年)网上考试练习
江西高一化学2019年下半年期末考试无纸试卷
承德市高一化学下册月考试卷摸底考试题
高一7月学情测试化学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2019-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
最近更新
观察图2,利用图形间的面积关系,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 .
A sharp sword was found buried together with the royal carpe
下列各组地形名称中,全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东南丘陵
(4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新割的玻璃茶几有锋利的边缘,应把它磨平,这样使同一物体与之接触时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Theteacher,with6 girls and 8 boys of her class, __________vi
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 ) A.昆虫的取食行为 B.昆虫之间的通讯 C.昆虫的学习行为
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____________反应。
(浙江卷)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
李伟在实验室药品柜中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老师告诉他这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这瓶溶液可能是 A.氯化钾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下列关于大 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助于人民思想道德水
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其可能的结构有( ) A. 2种 B. 3种
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
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 在 19 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 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 把竞争对手远远地
加入Al能产生H2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K+、Na+、Br-、SO42- B.Na+、
某服装店购进一批甲、乙两种款型的时尚T恤衫,甲种款型共用了7800元,乙种款型共用了6400元,甲种款型的件数是乙种款型
下面关于酶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②酶在体内不能更新 ③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在通电一段时间后,铁电极的质量增加。(1)写出乙中两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阴极:_______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氨基酸即便有益无害,“吊瓶”即便真是为学生健康着想,但当高三学生竟然要以
能正确反映德国工业发展趋向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