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请结合所学知识为作者提供其历史依据。 (2)材料二中的图1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得照抄材料)。1851年英国举办了首届世博会,联系图2,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答案:(1)历史依据:1492年哥伦布远航发现美洲大陆为代表的新航路开辟事件,打破各地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使整个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4分) (2)本质问题:英国成为世界工厂(3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分) (3)认识:克林顿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分)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3分) 看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并加入WTO,趋利避害,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世博会正是我们展示其成就的机会和平台。(言之有理,也可得分。4分)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