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0分)科举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国》一书中说:“从科考的结果看,中国政府的高官阶层中的不少官员都怀有让人极为敬佩的才能和知识,及爱国、正直和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它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1870年,史皮尔在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 (1)有学者认为:“历史地看,科举制的出现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据材料一,你如何理解这一“合理性”?(2分) 材料二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2)据材料二,说明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这种变化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三  (1898年,上谕)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通行各省,一体遵照。 (1905年,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又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尤皆切于实用,是在官绅申明宗旨,闻风兴起,多建学堂,普及教育。 ——《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 (3)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变革科举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积极作用。(4分) 答案:(10分)(1)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2分,回答任意2点) (2)明代区别:考试内容只能取自四书五经;考试文体为八股文。(2分) 影响:加强了皇权。(2分) (3)清朝变化:戊戌变法期间改革考试内容,增加外国政治制度及技艺等;1905年废止科举制度。(2分)    作用:推广新式教育,培养新式人才,促进了近代化。(2分)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