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列关于中日关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是中国新的甲午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满怀中国梦迎接甲午年,历史之痛不能重演。 (1)材料一中“历史之痛”指的是什么事件?(3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6分)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绝中国史纲》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中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6分) 材料三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l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提到的中日“不正常状态”是哪些原因造成的。(6分) 材料四 自1963年至l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4分)
答案:(1)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3分) 影响:民族危机深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大大加深;刺激列强,拉开瓜分中国的序幕;外国资本的挤压,压缩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开始军事改革;各阶层民众纷纷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6分) (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在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了中国人民的斗志(2分) 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共产党组织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配合。(4分) (3)日本曾经发动的侵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受美苏两极格局(冷战)的影响。(6分) (4)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中日民间交流活动的推动或两国政府发展两国友好关系。(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