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②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时,不能用硫磺代替红磷 ③1g金属a和1g金属b分别与足量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比等于b和a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④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48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说明该有机物的组成中不含氧元素.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空气组成的测定;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①可燃物燃烧需要有支持燃烧的物质的角度分析. ②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③从金属的化合价进行分析. ④要确定此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守恒这一原则. 解答: 解:①不宜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少量CO是因为少量的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燃烧,缺少助燃的物质,故①说法错误; ②红磷不能用硫磺代替,由于硫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装置内压强不变,因而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故②说法正确; ③当金属a与金属b的化合价相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比等于b和a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故③说法错误; ④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44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44g×=32g;27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27g×=24g;32g+24g>48g,因此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④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掌握燃烧的条件,空气组成的测定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抓住要点:五个一定不变,一个一定变.还要注意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