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从军行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吐谷浑:鲜卑族的一支,此批其首领。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句中“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这不为表现气候的暴烈,主要作为背景,对军事形势起烘托、暗示的作用。 B. 次句写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 C. 诗的一、二句,采用倒装的句式,描绘了戍边部队奉命开拔及行军途中的情景,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 D. 最后两句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 E. 此诗写增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的欣喜心情,歌颂了他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颇具边塞诗凄婉悲凉的一贯风格。 16.“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是侧面烘托,能否改为正面直接描写战争场面? 答案:15.AE 16.诗人选取对象是未和敌军交手的后续部队,而战果辉煌的“前军”只从侧面带出。“大漠风尘日色昏”“夜战洮河北”,让读者想象前方战斗艰苦而出色。“已报生擒吐谷浑”,体味出征富有戏剧性。如改成正面铺叙夜战,会显得平板,且在短小的绝句中很难完成。(意思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15.试题分析:A项,“不为表现气候的暴烈”错误,有这层意思;E项,“边塞诗凄婉悲凉的一贯风格”错误,初唐和盛唐的边塞诗也有昂扬向上的一面。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两个选项分别为内容和诗歌的格调错误。 16.试题分析:注意答出侧面烘托的好处:体味出征富有戏剧性。再分析正面描写的弊端:铺叙夜战,会显得平板,且在短小的绝句中很难完成。
语文 试题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