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应选用②③ C.若视野中有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则异物位于③中 D.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答案:B 【分析】 据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而目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反比,据此并结合题意可知: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A错误;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即用高倍镜观察,使物像放大倍数增大,应选用②③,B正确;若视野中有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则异物位于②或③中,C错误;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即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正确操作顺序是:移动装片,将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光圈、增加进光量→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D错误。 【点睛】 显微镜的使用,此类问题常以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为依托进行考查。熟记并理解目镜和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的大小以及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生物 试题推荐